上周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取捨之間,
其實有點忘了書名,
最有印象的是其中提到的"要把擔心轉為祝福",
因為心念本身也具有能量,
就像吸引力法則所說你怎麼想事情它就會怎麼發生,
假如在擔心某個朋友病情有沒有好轉,
以祝福的方式或許會讓事情更平靜、更有力量。
另一本書是姊就是大器,
這本書的作者主要女性的觀點道出現在女性常有的問題與盲點,
並提出相對應的思考方式及解決之道,
對於不管事在職場上或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有所困惑的人給予方向及力量,
首先,先提到在裡面第一次看到的內在判官、內在良師,
人其實可以透過與自己內心深層溝通的方式來找到解答,
而不需要向外尋求協助,例如宗教、精神醫生等
這種說法有點新奇但我能接受,畢竟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還是自己,
書中提到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內在判官,即使再偉大成功的人也會有,
它像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在你企圖離開舒適圈時警鈴大作,
在內心大聲咆嘯"你做不到、你沒有那個能力、你不夠格...等等"
有人認為內在判官是驅策要求自己的力量,
但其實以批評自貶為動機都不會長久,而且對自信有損,
真正好的做法是以"自我關愛"方式的獎賞型動機,
假設要減肥的人以"為了健康及更好的體態我要控制飲食",
這樣的語句來激勵自己絕對比每天和自己說你這個死胖子來的正面且持久。
內在良師和內在判官是有點相對立的概念,
書中是以冥想的方式觀想自己穿透時空和20年後的自己碰面,
透過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現有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的疑問,做內在的深層對話,
20年後的自己就是內在良師,通過這樣的對話通常可以得到安定的力量,
雖然有點抽象,但對內在整合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向。
另外,書中有提到女性常有的盲點
一、讚美及批評對我們的影響
1.別人的反饋無法顯示你是怎麼樣的人,只能透漏對方是怎麼樣的人(或價值觀) ex.一本再暢銷的書,也會有極好和極差的兩極評價
2.採納有用的反饋,其他的不用管它
3.追求不凡的女性必然遭受批評
4.當批評反映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時,便會帶來傷害 ex.批評的是必須是你剛好在乎的事,才會受傷(因為被批評有自信的事,較不會自我懷疑)
5.問自己什麼比受人讚美更重要
二、以自貶語言削弱自己真正要表達的
為了表示親和、謙遜或覺得自己不應該太顯擺等等,
而以自貶的方式隱藏真正想表現獲該表現的,
像是不以直述句而是用問句,或是對話中出現"只是、有點、其實、幾乎..."
有些自謙詞就會讓對話顯得不太肯定,好像自己也沒把握一樣
書中還有提到一些自我實踐的思考方式及行動,
如迅捷行動,很多人在要當好孩子的長期觀念下,
會覺得做任何事應該準備的很完美時才能提出,
或其實自己已具備相當知識及才能了,
卻覺得我應該再修個學位、應該準備更多...等等而卻步,
而迅捷行動是指--對自己有召喚力的是採取迅捷行動
1.不須準備而可以現有資源採取的行動(即使失敗依然可以得到所需了解或蒐集的資訊)
2.接近核心影響力的迅捷行動ex.如想要出書的人直接寄書到出版社,不是一直想我需要修改更多
3.給自己訂1~2周內的時間採取行動
我覺得這兩本都很不錯,只是第一本隔太久忘得差不多了...
留言列表